2016年9月29日

前足、足跟與中足的迷思(下)

上集我們提到跨步,何謂跨步?這也是教學過程中還蠻常被問到的問題。簡單來說,在跑步過程中,刻意把腳往前伸,就是跨步。通常是我們對跑步的推進觀念不同所造成。一般大家都認為,我要讓身體前進,當然要把腳跨出去,不跨出去,怎麼會動呢?沒錯,走路的時候要把腳跨出去,兩隻腳同時在地面支撐,經過重心轉移後,再跨另外一隻腳。但跑步不一樣,跑步最多只會有一隻腳做支撐,重心往前移,收起支撐腳,兩腳騰空,換另一隻腳準備著地成為支撐腳。



其實可以說,跑步是一個連續跌倒的過程,只是在我們還沒完全摔倒前就再度站起來,然後再摔一次。為何會這樣說,因為那就是我們小時候剛學會跑步的過程。 如果已經是爸媽的,回想小孩從會走到剛開始跑的影像(還沒有小孩的,可以觀察別人的),通常是前面有東西吸引他,想要伸手去拿,越走越快,身體越來越往前傾(重心往前移),剛開始腳一定跟不上,可能沒幾步就會跌倒,這時候當爸媽的都會跟在旁邊,隨時準備救援。當他們越來越習慣跑的感覺,肌力也慢慢建立起來後,跑的距離越來越長,也越來越快,但還是很容易往前撲,這是因為重心往前帶的太多,而且腳還跟不上身體往前倒的速度,最後只好以撲街收尾。這是人類最自然學會跑步的方式,完全沒有人指導。



原本接近自然跑步的姿勢,為何長大後卻變了樣?原因有很多,例如過多的足底保護、錯誤的知識(姿勢)學習、害怕落下(往前倒)的感覺、等許多因素,所以我們把腳往前跨,避免我們跌倒;往前跨,增加步距來加速;往前跨,足跟有厚實的鞋底去做保護等等。

過度跨步發生在當底下的虛線太長時,精確一點,當藍線與垂直虛線角度大於10度時。 Image: courtesy of Dr. Bryan Heiderscheit.


所以我們第一優先要改正的就是 - 【不要跨步】。當你把腳收回來到身體正下方,膝蓋就不會是被拉直的狀態,那他就有緩衝的能力;我們的重心更完整的往前落下,而不會有腳往前跨所增加的阻力(煞車效應),自然速度就減少損失;腳動作的流暢度也會更好,不會有頓點,與地面接觸的時間縮短,回到腳上的衝擊力就會更少。大家可以參考最上面影片的4:00處,分析Makau與日本跑者因為腳落地點不同,回到身上的衝擊力也不同。

這邊我們又回到前足與足跟的爭論,當你跨步問題尚未解決時,刻意想要讓前足先落地去跑,那就成為我們說的踮腳尖跑者(toe-striker),這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,反而帶來其他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,例如脛前肌或阿基里斯腱受傷等,當你以刻意的姿勢去跑,肌肉產生不必要的負擔時,他受傷的機會就會大增。所以海濤法師會說:假的!! XD

那我們要如何改正跨步的問題?
1. 增加你的步頻:無論你現在步頻為多少,先增加5%調整與適應,根據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的研究指出,增加步頻可以有效減少臀部及膝蓋關節所受到的衝擊,也更能利用肌肉及肌腱的彈性來有效率的跑步。如何計算步頻?最簡單的方式,帶上有自動偵測步頻的運動表,以我本身是Garmin 920XT,完全不用去計算,表上直接會顯示數據給你。若你目前還沒有可自動收集數據的運動表,可以自己計時30秒,在這期間去數右腳落地的次數,然後把數據乘以4,就是你的步頻,當然你想要算左腳也是可以的。

一般的休閒跑者,步頻大約落在150~170/分,試著逐漸增加你的步頻到180/分以上,這會有比較好的運動表現。但這過程不是一下就可以達成的,可以透過跳繩、敏捷訓練、節拍器、適當的音樂來協助你達到目標。

2.減少你鞋子對腳跟的緩衝設計:說到這,應該會有很多鞋子廠商與我為敵。我不是建議不穿鞋,只是希望跑者不要太依賴鞋子的保護。如果你們有特別去注意一下跑鞋,他是有分前後高低差的(drop),通常避震性越高的(鞋跟越厚),前後高低差越多,例如 12mm drop。我希望跑者可以逐漸不要去依賴鞋跟的避震效果,高低差越小,越不容易產生跨步的問題,最好能減少到 6mm drop以下。緩衝越少,鞋子的保護越少,我們的腳才能真正發揮他應有的功能,不要讓過多保護的鞋子去抑制我的天生適合跑步的身體結構。

最後希望大家越跑越健康,而不是傷害越來越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